|  
 
 
 B4学生的学习效果。 
  A3教学环境的评价:  
  B1教学课件。课件的制作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,能够吸引学生注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。  
  B2教学氛围。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营造一种自主、活跃、充实的课堂氛围。  
  数据采集方法:  
  ㈠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活动,采集数据。  
  ⒈同一个教师利用和不利用信息技术在不同的班级执教情况对比。  
  ⒉不同的教师在教学目标、能力目标、问题的提出等设计相同的情况下,在同一个年级执教的情况分析。  
  ㈡通过参加上级优质课评比,采集数据。  
  参加课题实验教师参加上级优质课比赛的得奖档次与专家的点评,与非课题实验教师的参赛情况对比。  
  ㈢期中期末平行班级各班总评成绩的数据。  
  ㈣学生学习兴趣分析  
  ⒈通过走访调查,对同一个班级实验学科与非实验学科学生学习兴趣情况进行对比。  
  ⒉同一个年级,对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同一学科的学生学习兴趣情况进行分析。  
  ㈤利用课题研究的案例,采集数据。  
  ⒈通过课件展评与演示,验证实验教师的制作与应用能力。  
  ⒉通过公开课验证实验教师的整合的有效性与整合途径的开拓力。  
  ⒊通过论文评比验证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知力。 效果对比分析  
  ㈠实验学科历年成绩与学校总评成绩比较  
  ⒈07-08第二学期和08-09第一学期学校不分学科和年级(非毕业班),根据学生的平均分、优秀率和及格率进行了排名,共分五个档次,参加实验教师宋玉梅、张秀莹和王桂华所任学科全在一档和二档。  
  ⒉2008至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题教师与学校平均成绩比较     
  ⒊2009至2010学年第一学期、第二学期期末课题教师成绩比较     
  ⒋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期末课题教师成绩比较  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[10]  ... 下一页  >>  
 |